
ISO/TS16949:2002汽車行業生產與相關零組件系統
關於ISO/TS16949:2002汽車行業生產與相關零組件系統
1994年美國三大汽車公司(通用汽車、福特和克萊斯勒)開始採用QS-9000作為供應商品質管理系統標準;同時歐洲亦各自發佈了如VDA6.1、AVSQ94、EAQF等品質管系統標準。為整合汽車行業生產與相關零組件系統規範,世界上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及協會於1996年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,稱為IATF(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)。由IATF和JAMA(日本汽車製造協會)在ISO/TC176品質管制和品質保證委員會的支持下共同制定了ISO/TS16949:2002,ISO/TS16949:2002就此應運而生。
建置ISO/TS16949:2002汽車行業生產與相關零組件系統目的
1. ISO/TS16949:2002的證書,有助於企業獲得更廣闊的市場。
2. 確保在供應鏈皆能提供一至的服務品質。
3. 持續管控企業生產與內部活動,改進生產效率提升獲利。
4. 運用系統的開發和改進方式,促進產品和製程品質的改進。
5. 綜合全球的汽車業界經驗,快速自我提升。
6. 消除重複的協力廠廠商對二者稽核的要求。
7. 為全世界的汽車行業品質管理系統提供通用平臺。
ISO/TS16949:2002汽車行業生產與相關零組件系統 條文大綱
- 範圍
|
- 總則
- 應用
|
- 正式的參考文件
|
|
- 名詞和定義
|
3.1 汽車工業的名詞和定義
|
- 品質管理系統
|
- 一般要求
- 文件化要求
|
- 管理者的責任
|
5.1 管理者的承諾
5.2 顧客焦點
5.3 品質政策
5.4 規劃
5.5 職責、職權和溝通
5.6 管理審查
5.8 管理審查
|
- 資源管理
|
6.1資源的提供
6.2 人力資源
6.3 基本設施
6.4 工作環境
|
- 產品實現
|
7.1 產品實現的規劃
7.2 與顧客有關的流程
7.3 設計和開發
7.4 採購
7.5 生產和服務提供
7.6 監控和量測儀器的管制
|
- 量測、分析和改善
|
8.1 總則
8.2 監控和量測
8.3 不合格產品的管制
8.4 資料的分析
8.5 改善
|